垃圾分类各环节涉及到的具体工作,《实施方案》从源头减量、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和分类处理等方面提出13项重点任务
1垃圾焚烧发电发展现状由于垃圾焚烧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减量化显著、场地选择较容易、无害化较彻底以及可回收余热等优点,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较快发展。深圳市市政环卫综合处理厂是我国第一个垃圾电厂,于1988年投入运行,主要设备有3150t/d三菱重工马丁式焚烧炉,313t/h双锅筒自然循环锅炉(三菱重工引进),4MW汽轮发电机组(杭州汽轮机厂及杭州发电设备厂产品)。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一批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和再生能源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提供从规划、选址到建设、运行的全方位服务。投资运行管理日益规范,上海环境集团、中国环境保护公司、杭州锦江集团、中科能源环保、光大国际等一批专业从事垃圾焚烧厂投资、建设、运行的龙头企业已经开始形成。5结语受土地紧张、垃圾围城因素影响,垃圾焚烧发电已成为我国规模较大城市的一种现实选择。良好的收益保证了垃圾焚烧发电的长期运行,有利于其推广应用。虽然大气环境中的二恶英并不是完全由焚烧发电产生的,但是在大气环境容量整体已经接近饱和的情况下,任何新增加的焚烧厂都会导致人们面临的环境风险增加。
4垃圾焚烧发电的未来发展趋势(1)大型化垃圾焚烧技术较为复杂,投资也较高,我国垃圾中可燃成分较低,需要规模效应才能使垃圾焚烧的发电收益能够保障其顺利运营,目前新建垃圾焚烧项目处理规模普遍在全面国产化500t/d以上。(3)炉排炉与流化床焚烧炉同步发展国外发达国家的生活垃圾焚烧炉主要采用机械炉排炉,其技术成熟,运行稳定。京津冀地区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区域,长三角地区的压力也不轻。
钢铁化工、车船运输成治理重点从产业、能源和运输结构看,长三角地区的区域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钢铁、化工等重化产业集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重点行业企业数量众多;煤炭消费量居高不下,生物质锅炉保有量大;公路运输比例高,柴油车和船舶污染问题突出。据《中国机动车环境管理年报》数据,2017年,船舶排放的氮氧化物、颗粒物分别占移动源排放的11.7%、13.2%。《方案》是按照巩固成果、稳中求进的总要求,在充分考虑延续性、公平性与可达性的基础上,科学设定20192020年秋冬季目标。《方案》在确定各城市20192020年秋冬季(2019年10月1日2020年3月31日)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时,既考虑与打赢蓝天保卫战的目标相衔接,又考虑各地工作实际和可操作性,即污染重的城市多削减、改善幅度小的城市多削减、重点城市多削减,PM2.5年均浓度达标的城市不设置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方案》要求,加快推进老旧车船淘汰,大力推动20年以上的内河船舶淘汰。秋冬季期间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严峻,PM2.5平均浓度是其他季节的1.8倍左右,重污染天数占全年90%以上,空气质量整体改善的关键仍然在秋冬季。
比如江苏各地的改善目标为:徐州市PM2.5浓度同比下降5%,镇江、宿迁PM2.5浓度同比下降4%,南京市PM2.5浓度同比下降3.5%,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PM2.5浓度同比下降3%,泰州PM2.5浓度同比下降2%。VOCs能二次生成PM2.5和臭氧,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污染物。加上船舶流动性强,监管难度大,必须通过综合治理、联防联控等全面控制船舶运输污染。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说,目前,我国秋冬季重污染天气还处于气象敏感型阶段,20172018年秋冬季气象条件显著好于常年平均水平,助推了当年空气质量大幅改善。
《方案》要求,落实各地已出台化工、钢铁等产业结构调整任务,加大化工园区治理力度;提升VOCs综合治理水平,大力推进低VOCs含量涂料、油墨、胶黏剂源头替代,全面加强有组织、无组织排放治理。生态环境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高工马冬说,船舶和港口用的都是柴油机,主要排放污染物为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秋冬季期间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严峻,PM2.5平均浓度是其他季节的1.8倍左右,重污染天数占全年90%以上,空气质量整体改善的关键仍然在秋冬季。比如江苏各地的改善目标为:徐州市PM2.5浓度同比下降5%,镇江、宿迁PM2.5浓度同比下降4%,南京市PM2.5浓度同比下降3.5%,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PM2.5浓度同比下降3%,泰州PM2.5浓度同比下降2%。
据《中国机动车环境管理年报》数据,2017年,船舶排放的氮氧化物、颗粒物分别占移动源排放的11.7%、13.2%。《方案》在确定各城市20192020年秋冬季(2019年10月1日2020年3月31日)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时,既考虑与打赢蓝天保卫战的目标相衔接,又考虑各地工作实际和可操作性,即污染重的城市多削减、改善幅度小的城市多削减、重点城市多削减,PM2.5年均浓度达标的城市不设置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方案》要求,加快推进老旧车船淘汰,大力推动20年以上的内河船舶淘汰。生态环境部的数据显示,虽然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改善,但改善成效还不稳固,季节性差异明显。
气象条件不利,实现空气质量目标难度加大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4省市共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积35万平方公里。生态环境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高工马冬说,船舶和港口用的都是柴油机,主要排放污染物为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刘友宾强调,秋冬季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完不成任务的城市将被问责。据气象部门预测,20192020年秋冬季气象条件相比往年不利,将面临雾霾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等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时,首先要将气象条件差异造成的环境空气质量差异补回来,PM2.5浓度还要进一步下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难度和压力更大了。京津冀地区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区域,长三角地区的压力也不轻。
无锡市去年空气环境质量双达标,属于优等生,因此《方案》对无锡的PM2.5浓度没有提出要求。《方案》要求,落实各地已出台化工、钢铁等产业结构调整任务,加大化工园区治理力度;提升VOCs综合治理水平,大力推进低VOCs含量涂料、油墨、胶黏剂源头替代,全面加强有组织、无组织排放治理。
VOCs能二次生成PM2.5和臭氧,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污染物。根据细分任务要求,2019年12月底前,江苏省焦炭减产665万吨,关停化工企业350多家;浙江省关停化工企业135家,印染品减产3亿米,砖瓦减产4亿块等。
为此,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和相关省(市)政府,联合印发实施了《长三角地区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长三角地区20192020年秋冬季的目标为,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2%,还根据长三角地区大气污染特征,提出了针对性的攻坚措施。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说,目前,我国秋冬季重污染天气还处于气象敏感型阶段,20172018年秋冬季气象条件显著好于常年平均水平,助推了当年空气质量大幅改善。
《方案》是按照巩固成果、稳中求进的总要求,在充分考虑延续性、公平性与可达性的基础上,科学设定20192020年秋冬季目标。研究表明,当年空气质量改善是人努力、天帮忙的结果,其中,大气污染防治各项工作占七成,相对有利的气象条件占三成。推进长三角互联互通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加快实施公转铁铁水联运水水中转江海直达等多式联运项目,推进重点港区港口集疏运铁路建设;加大柴油车和车用油品监管力度。刘友宾说,《方案》聚焦影响秋冬季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强调科学施策、精准治污,推动产业、能源、运输和用地结构的调整优化,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标本兼治,严格监督执法。
长三角地区是传统的鱼米之乡,河湖众多,内河和近海航运发达。加上船舶流动性强,监管难度大,必须通过综合治理、联防联控等全面控制船舶运输污染。
钢铁化工、车船运输成治理重点从产业、能源和运输结构看,长三角地区的区域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钢铁、化工等重化产业集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重点行业企业数量众多;煤炭消费量居高不下,生物质锅炉保有量大;公路运输比例高,柴油车和船舶污染问题突出目前,经过逐一现场核查评估及多部门会商会审,河北共有1640个项目、企业被纳入首批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
随着北方地区进入取暖季,大气污染防治再次迎来考验。总之,既要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又不能放松环保红线。
如今,河北等地纷纷制定实施严格禁止环保一刀切的政策措施,通过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制度、一企一策差异化应急减排等做法,对各类企业分类施策、扬善惩恶,推动环境管理模式从底线约束向底线约束与先进带动并重转变,有利于更好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打赢蓝天保卫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关制度的建立,是杜绝环保一刀切、精准治理大气污染的创新举措。在实践中,应充分利用视频监控、污染源自动监控、无人机飞检等手段,完善非现场监控体系。
少数地方曾经出现的无差别一刀切,损害了合法合规企业的权益,也折射出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但依然任重道远。
该制度对纳入清单的企业、项目,优先保障其生产经营活动,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期间不停产、不限产、不检查、不打扰;跻身正面清单的关键,在于能否做到达标排放、自律减排、污染治理水平领先。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生产模式。
突出问题导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加注重精准施策,我们就能以良药治愈沉疴,让蓝天白云越来越多,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何科学施策、精准治理,以务实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事关经济平稳健康运行,也关乎民生福祉。